公司电话:

010-5360992218310002968

生物多样性呼唤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时间:2020-07-06
  • 来源: 巡猎印记

生物多样性呼唤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作者:卡拉哈里+鹁窠酋长

 

2020年3月以来,博茨瓦纳数百头非洲象因不明原因死亡,引发了各方担忧。尤其,博茨瓦纳是目前非洲象第一大国,境内拥有非洲象数量至少13万头,占现存非洲象总量约三分之一。

 

尽管死因不明,但博茨瓦纳官方通报了一些可以明确排除一些情况:

1、不是以象牙为目标的盗猎导致

      理由:象牙均在尸体上未被取下、各年龄段和性别都有死亡

2、不是炭疽疫情导致

      理由:官方兽医已完成的尸检报告炭疽病毒均呈阴性

3、不是投毒导致

      理由:未见秃鹫等食腐动物因第二次中毒的大批死亡。

 

总之,很可能是由于自然原因。在自然死亡中,有一类是由于密度过高,发生食物匮乏、疾病爆发、个体间冲突加剧等,导致成批大量死亡。

 

自然保护是要保住一个完整的自然,里面的物种、物种间的数量搭配和它们之间的各种关联,物质和能量的有序流转。物种保护是以维护野外种群的数量为基本目的,因此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国际公约,原地保护因此一直被视为首选项。此外,在多年动物权力主义思潮的宣传下,以及许多商业利用个例的负面影响发酵,社会舆论上对于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偏向于一律反对。保护一词,正被越来越多地以狭义理解,即一种只要排除人为不干预啥都别干,就能自我达成的“天然”状态。就目的而言,无论怎样强调和推行原地保护都不为过,问题是这样也有不可行的时候。如上述非洲象死亡事件,可能就是因为在局部被保护得过于好,因密度过高而导致的。如果这是生态学上“种群崩溃”的前兆,预期将很可怕:当地非洲象持续大量死亡,直至所剩无几甚至死绝!

 

前个联合国遏制生物多样性衰退的目标以失败告终,现在又弄了个新的。从当前世界各国发展的水平、制度的多样、文化的差异等看,这是个十分艰巨甚至(默默地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总体上,地球的自然栖息地仍在被占领、被改变、被割裂,野生物种仍在被大量利用,只要人口还会增长,这种趋势也应不可遏制。因此,在强调原地保护的同时,应当多考虑一些异地保护的必要性。

 

无为而治固然好,若无为不能治呢?原地保护不应当简单等同于放任物种在原地生存,尤其当物种因为各种原因而在原地出现生存困难的情况下,异地保护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对于密度已严重低于阈值种群、性别比严重扭曲到高于阈值的物种、以及栖息地出现不适宜生存情况的种群,抢救性的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其原理是,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异地保护实际上分担灭绝风险。本该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却偏偏有许多人去挑战它,对于大型食肉动物的抢救尤其如此。许多人认为圈养大型食肉动物毫无价值,却不愿提及野外栖息地不适合生存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逆转。在原地保护出现困难、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有起色的前提下,轻易否定异地保护的重要作用,无异于将存续于人工环境内的个体推向绝境。这种情况下,异地保护,保住的是希望。

 

对于已经超出栖息地承载能力的种群,控制型的干预非常重要。博茨瓦纳象群出现大量死亡,很可能的原因是长期超出栖息地承载能力。2019年6月,CITES秘书长在访问邻国津巴布韦的时候对媒体兴奋地表示自己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大象,津巴布韦有9万多头,她如果到有13万多头并集中分布于国境北部的博茨瓦纳,会看到密度更高于津巴布韦的情景。如此多且高密度的大象,已然危害到共享栖息地的大型树木和树栖鸟类、喜阴植物和昆虫,食草动物数量大降,食肉动物艰难维持,即使强壮者如犀牛且由博茨瓦纳国防军直接负责反盗猎,在当地数量一直徘徊不前。这些都表明,当地大象过剩的数量建立在了消耗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然而,控制型的干预会受制于其他利益,即更高的象群密度可以带来更好的游客收入,以及这项有利于象群长期生存的干预所伴随的巨大人力和物力成本,这一进一出,再加上还有媒体上持续宣传所形成的道义论,极易让想要有所作为的当地行政机关丧失干预的动力。这个时候,异地保护,带来的是动力。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负资产,即一些过剩个体,拿到别处去成为稀罕的生物多样性教育的载体,获得资金反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是典型的异地保护支持原地保护的模式。然而,即使这样,仍然得不到广泛理解与支持。这在CITES CoP18有关活体象国际贸易规则的辩论上,展现得很明显。目前的情况是,适宜和可接受的目的地,仅限于自然分布区和历史分布区,如果要向这个区域以外进行贸易,只能作为特例、且需要满足苛刻的条件。

 

越来越多地,我们看到了人为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被过分夸大。人为干预被描述为直接威胁,这样,简明手段就成了只要限制人为因素就可以让物种得到保护。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论断,直觉上因果关系清晰且在情感上易于被认同,容易大范围传播。然而,正因为如此,其负面后果是形成一股基于道义论的社会力量,不计后果地持续阻碍必要和积极的人为干预,最终将导致物种大幅偏离适应于其自身生存和对生物多样性贡献的轨迹而静静消亡。栖息地是被人为加速破坏的,靠自然力量需要很久也未必能恢复过来;局部种群过剩同样也是人为的,如果不是人类生存支持系统生生切断了栖息地连通性,动物可以调用趋利避害的本能,不会持续选择以过剩方式生存下去。对于这些,采取积极人为干预措施就是保护。

 

无论原地保护,还是抢救型或控制型的异地保护,应当首先取决于种群面临的真实生存境况,也就是事实。认可生物多样性,需要首先认可保护方式的多样性,保护一词在“原地保护”和“异地保护”这两个短语中,就已有着不同的意思。不要轻易去否定或放弃任何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

 

无论何种保护,基于事实、因地制宜、科学采取与种群相适应的方式,有望达成野外种群长期存续的目标。生物多样性,呼唤多样化的保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