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为金,他家客气也,震为木,我家主气也。震本阳,其中有阴,兑本阴,其中有阳。主气为客气所盗,东虚而西实,若于杀中求生,杀气变为和气。金情恋木慈仁,金还其元矣。本性爱金顺义,木返其本矣。”
“兑为金,他家客气也”,兑属于姹女,兑代表的是魄,是客气,金性与元精相并,也就是鬼魄与元精相并,叫魄精,也叫阴神。“震为木,我家主气也”,震为游魂,“木生火”到元神位置,游魂与元神相合,叫阳神。阴神和阳神再和合,就形成了元神,元精和元神相合,才能产生所谓的谷神,也叫玉神、玄牝,也叫丹。若是没有元精、元神的相合,丹道就不能产生。古人有很多的比喻,兑叫姹女,震叫金公、婴儿。震木叫青龙,兑金叫白虎。兑金和元精结合形成阴神,也叫白虎;震木和元神相合形成阳神,也叫青龙。有些人在内证修炼的过程中,体内会显出白虎、青龙之象。青龙从头过心,下到海底,这叫东海青龙。白虎从下丹田上升,经中丹田跃上山头,《内景图》头顶泥丸宫中有昆仑山,白虎可以跃上昆仑山峰顶,然后龙虎再次相合到下丹田,张伯端真人在《悟真篇》里讲“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挡。两兽捉来令死斗,炼成一块紫金霜。”张伯端真人修炼的是龙虎大丹,在体内修炼出的就是龙虎大丹,所以他看到的是龙虎之象,历代每一位修炼的祖师爷,他们在修炼的过程中,看到的玄象是不一样的,所以才积累流传下来了不同的内证玄景诗篇。有些人观到的是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小男孩和小女孩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样,少男、少女总喜欢谈情说爱,亲亲我我,在体内男孩和女孩很快相见了,相见以后相拥,然后迅速变化形成一粒黄色的金丹,金丹再次变化成元神,这就叫金木相抱大丹成。不同的人内观出来的玄象是不一样的,所以古人叫“龙虎交汇处,金鼎产元珠。药物生元窍,火候发阳炉。”总结起来以后,我讲的内容就在这儿了。
元精、元炁、元神和青龙、白虎的交媾,婴儿、姹女的和合全在体内显出不同的玄象,大家不要把古人在修炼的过程中,内观到的玄相放到身外去求,身外求法皆是伪道!当内证在体内产生这种玄景以后,无需紧张。我把这些内证实修的内容反复强调,当玄象变化出来以后,体内的气机就会发生变化,生命的健康程度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古人总结:“金公不是东家子,送在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作姻情。”这也就叫阴阳和合,婴儿和姹女来和合,也叫阴阳和合,在人道中是男女结婚生下孩子,在内证实修内观到体内就是样的一个玄象。
情投意合,“情”指的是元情,“意”指的是黄婆,情投意合才能使体内真实不虚地完成金丹的造化,我们日常生活中好多的成语和术语皆来源于修身内证所得。只有“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只有元性、元神真实不虚地产生,体内坎卦中的一道真阳能够真正地迸发,元神产生,“乃得称还丹。”神即是丹,丹即是神,丹道才能真正的内炼出来。
“主气为客气所盗,东虚而西实”,震卦和兑卦都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只是“主客”的不同,形成了坎卦和离卦的状态,使坎离能够相交,“金木相并”自然而然能够“坎离相交”。兑金——魄并到元精里面成为阴神,震木——游魂与元神结合成为阳神,阳神和阴神相合成为元神,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还丹变化,才能懂得“金木相并”是什么意思,金木的相并和木母恋金公而情投意合,才能产生元神,也就是丹道。“金木”就像少男、少女一样情投意合,就像阴阳二气一样,阳不离阴,阴不离阳,他就自动地纠缠,当我们明晓“金木相并”的自动纠缠之理,反其道而用之,用到我们的修身内证中来,让体内的气机能够凝聚,助我们重返先天无极状态。
“取坎填离,健复本命,借离炼坎,顺还本性。以震求兑,健动而能和顺”。将“坎中满”的一道阳爻与“离中虚”的一道阴爻置换,“点化离宫腹内阴”,就是离卦中间的阴爻降到坎卦中间阳爻的位置,然后使离卦变成了乾卦,坎卦变成了坤卦,所以古人作解就是“借离炼坎坎成坤,取坎填离离变乾”。由于“金木相并”、“抽坎填离”、“坎离颠倒”,形成了“乾坤定位”,“乾坤定位”就是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状态。
“健复本命”就是将后天八卦中乾卦和坤卦错位,再次真实不虚地修回到先天八卦的“乾坤定位”,性命相合,这样就真实不虚地产生了所谓的谷神,也就是元神本真,这就是“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
在坤腹的位置,坎卦——“坎中满”的一道真阳能够迸发出来元神产生,进入到乾卦的状态,离卦——“离中虚”的虚明真液能够下降“实其腹”,让体内坎卦真实不虚的进入坤卦的状态,“离中虚”的一道阴爻将“坎中满”的一道阳爻置换成坤卦,叫“实其腹”,坤主腹就叫“实其腹”,通过“抽坎填离”的置换使坎卦变成真实不虚的坤卦,这就叫“实其腹”,我们就再次逆返回到了先天八卦的状态,也就是重返先天了。“震兑”和“坎离”的变化,最后能够形成“乾坤定位”,所谓“健动而能和顺”,“健顺相合”,“健顺”也是乾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