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移方图于圆图之中,大得羲皇心传矣。盖羲皇圆图仰观于天而画,方图俯法地而画。地本无为,天之气五运也,地之气六气也。天运入于地气之中,则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行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位。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炁,化而为风、寒、暑、湿、燥、火矣。”
邵雍是研究易学的大家,他将羲皇的八卦演化构成内方外圆,但他这里面重点是把握了“震巽”二卦,巽卦一阴生,震卦一阳生。
巽卦一阴生,为入,是收敛的开始,震卦一阳生,是生的开始,有生有死,巽为柔,震为刚,也就是刚柔相济,生生不息。雷、风形成的卦象是雷风恒和风雷益,我们既要学会恒卦的运用,又要学会益卦的使用,既要懂得刚正不阿,又要懂得无处不在。
我们重点看一下先天五天五气图,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是天干。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这是银河系的一个天象。
《黄帝内经》讲“甲己化土”,“甲己”之年土运统之。因为在天有五天,甲在东方,己在地户位置叫黅天。五天有黅天、素天、玄天、丹天、苍天。五天有五色,黅天为黄色,素天为白色,玄天为黑色,苍天为青色,丹天为赤色。五天在宇宙空间,有五种光色,五光就是从银河系中来的,“甲己化土”的“光音炁”的能量气场就是从五天中黅天的宇宙空间能量气场来的。
白色之光的素天就是“乙庚”,“乙庚化金”,白色之光从素天空间来。“丙辛化水”就是从玄天空间来的为黑色之气、黑色之光、黑色之音。“丁壬化木”,从丁到壬的位置叫苍天,苍天为青色之气、青色之光、青色之音。“戊癸化火”,从戊分、天门到癸也就是“牛女”,叫丹天之气,也就是赤色光、气、音从丹天而来,所以在宇宙空间有五天、五色、五光、五音,就叫“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都是从天地的能量气场之中来的。这个能量气场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以太阳为中心来获得二十八宿的能量,也就是银河系的能量运转情况、景况,而地球又是太阳系里面的一个情况、景况,地球随着太阳系的运转过程中,然后又伴生在二十八宿的变化过程中,就又有了地支的变化,地支里面有五行也有六气,这就是五运六气。
五运为,“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六气”也符合五行的变化,寅为少阳相火,卯为阳明燥金,辰为太阳寒水,它也是“木火土金水”这么一个顺生五行的过程,也符合五气的运行变化,这里面“巳亥”是正对的,“亥巳”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是一阴,“子午”二阴,“丑未”三阴;“寅申”是一阳,“卯酉”是二阳,“辰戌”是三阳,三阴到三阳就是六气,十二地支形成了六气。
通过天运、天道五气的变化,然后下降生成了六气的变化,这就叫五运六气。五运能量从哪里来?就从银河系中的二十八宿来,然后形成了五运,五运“金木水火土”的光气,形成了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能量变化之象。我们明白了这些基础内容之后,就懂得为什么要观五色?观宇宙空间的五色,五色天的能量光芒下降到我们内身国以后,内身国的五色之光,就涵养了我们的五臓,使我们的五臓能量得到补偿,这叫“天之在我者,德也”。
德分为五德,德就是炁、光,五天的光气从天而降,进入到我们的身国之中,因为五德的能量之光,它是不断地释放到万物众生的身心之中的,当我们明白了地支的逆道而守静,使我们在静定中能够与天道相印、相合,这叫天人合一,与天道相印相合的过程,天道运行的能量,自然而然就会进入身体之中,当然我们可以用观想和导引的方式,把五天的五色、五气之光观到我们的身国之中,因为万物众生的身体里面接受的都是五天之光,而形成了“风寒暑湿燥火”之气,万物众生的身国之中都有五运六气的能量光芒,也就是有二十八宿的能量光芒,进入内身国之后,涵养我们的五臓六腑。
肾臓,观想玄天之色的黑色之光补充;肝臓,观想苍天之气的青色或者绿色光芒涵养肝臓;素天的白色光芒涵养肺臓;黅天的黄色光芒涵养脾胃之气;丹天赤色之光涵养心臓。五天、五气、五色光进入我们的身国,涵养五臓,使我们的五臓能量得到一个补充、冲刷、洗涤。使身国的五臓能够光亮起来,使体内五臓的浊气、病气,往下推送到涌泉穴,观想涌泉穴打开,然后把浊气、病气推送到地心深处,然后画一个“井”字符,把涌泉穴关口封锁,不让它上来。不断地观想五天、五色冲刷我们身体的五臓,病气下降,使五臓六腑得到一个很好的调整,五臓六腑能量得到补充,身体之外送入地心深处用“井”字符封闭,不让病气、浊气返上来,然后念口诀(三遍):
五天五气五色光,
运入身体养五臓,
光音无量显身国,
天人合一道自昌。
五天的五色之光进入身体以后,它会产生五音——“角徵宫商羽”,角音可以调整肝臓,徵音调整心臓,宫音调整脾臓,商音调整肺臓,羽音调整肾臓,五色之光进入身国之中,佛家叫光音天,光音天的能量下来以后,“炁光音”是伴随而生,然后进入我们体内,也是气、光、音,使我们体内的“气光音”俱足,调整五臓,由于五运、五气的来临,形成“风寒暑湿燥火”,同样“风寒暑湿燥火”在我们体内也就产生了。
“风寒暑湿燥火”也是六元、六正之气就会在身国内产生,但是它们相生相克,就是十二地支形成的这个六气,因为天生则地成,地就是我们人,万物众生皆是地,到了我们身国之中就能够成就“风寒暑湿燥火”,先天的“风寒暑湿燥火”叫六元正气,它使我们符合先天的“喜怒哀乐欲”及七情六欲能够正常的运行,后天七情六欲的泛滥就会使先天的“风寒暑湿燥火”受到影响,后天五志过极化火,五志就是“喜怒哀乐欲”,五志过极也可以化风、化寒、化暑、化湿、化燥。我们修炼就是要懂得归化,通过后天的修持,然后使五志归化到先天的六元之中,也就是六律之中,律吕调阳,我们要懂得六律的应用。
五音六律,通过六律的音,把七情,《黄帝内经》叫五志,现在叫七情六欲,《易经》中叫五贼、五物,五贼就是“喜怒哀乐欲”,七情叫“喜怒忧思悲恐惊”,它是相伴相成的,我们的这些情绪变化就是由“风寒暑湿燥火”形成的。
因为体内的“风寒暑湿燥火”发生了一个不平衡的变化,离开了先天的六律,不能律吕调阳,阴阳不能和合,自然而然就坠入了后天的七情六欲之中,也就是从先天的五德、五元坠到了后天的五物、五贼之中。先天的六元——“风寒暑湿燥火”,由于后天七情六欲的泛滥和后天人心贪欲——“色声香味触法”的泛滥,使先天“风寒暑湿燥火”发生转变,坠入到了后天的七情六欲之中,使先天六元不能保守起到正常的无为调控,所以造成了后天七情六欲的泛滥,使我们的真性滑入到后天之中,明白了这个理以后,我总结了一段话,大家念三遍来进行归化和调整。
风寒暑湿与燥火,
归化六律自相当,
主客双用调火候,
功到天然丹自成。
一遍念诵,一遍观想,使得体内六律有一个规则的调整,以及体内的“风寒暑湿燥火”能够合于先天的五行平衡,进入律吕调阳的一种状态之中,使我们体内的“风寒暑湿燥火”能够得到一个调整,使七情六欲能够逐渐走向合道的状态从而复返先天。
然后这里面还有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分为四象,东方青龙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尾、室、壁,这是北方的玄武龟蛇,北方的玄武;奎、娄、胃、昴、毕、觜、参,西方的白虎;井、鬼、柳、星、张、翼、轸,南方的朱雀,从而形成了四象,大家念诵三遍:
左侧青龙右白虎,
上有朱雀下玄武,
四灵护体邪不侵,
祖师呵护保道生。
观想四象显形,然后进入我们体内,青龙与肝臓相应,白虎与肺臓相应,朱雀与心臓相应,玄武与肾臓相应,然后使我们体内四象与体外的四象融合为一,使体内能量得到一个补偿和调整。然后念诵口诀三遍,观想能量和四象在身中显象,既能在身中显象,也可以在身外显象。然后,我们再进一步地观想二十八宿,念诵二十八宿的名字三遍:
角、亢、氐、房、心、尾、箕,
斗、牛、女、虚、尾、室、壁,
奎、娄、胃、昴、毕、觜、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宿听呼名,
速在身中显真形,
尊道贵德全性命,
吾奉太上如律令。
然后观想整个银河系,在虚空之中,自己坐在银河系的中央,然后二十八宿在念诵口诀的时候,归到身国中,在身国中显真形,显象。
图中的“戊己”之分,戊分在乾卦的位置,叫天门,己分在巽卦的位置叫地户,所以“戊己”叫天门地户,也叫玄牝之门,“戊己”之分在银河系里面就是太阳所处的黄道,黄者,中黄也。所以把握了天门、地户,当我们进入银河系以后,体会到了黄道的能量气场,在我们体内叫中脉,我们的中脉能够打开。对角是坤卦和艮卦,坤卦指的是我们的意、丹田、黄庭,它们正中央的交叉点就叫道炁,谷神。所以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也叫玄牝,“玄牝之门”就会敞开,“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因为天光、天气,五气、五色之光和六元之气都可以在内身国逐渐地产生和运动起来,这叫“谷神不死”,也叫“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所以我们明白了黄道,把我们的天门百会穴和地户打开,然后在中脉上能量就会发生变化,然后能体会到体内的气息,上不过心,下不过阴的胎息,大家通过实践看能不能体会出来?这个气息能不能动?天地的能量能不能运转?体内的二十八宿能不能显现?四象能不能和合?五天之光能不能产生?五音六律能不能显身国?我们平时诵经、念咒,就要学会运用光、气、音,这个音要掌握。然后诵经也好,诵咒语也好,才能在体内真实不虚地与天地的气、光、音融合,才能产生真实不虚的作用。